消費者知情權的概念和主體特征
消費者知情權的概念
消費者知情權是指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8條對消費者知情權作了具體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歸納出,消費者知情權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①、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方式標明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②、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權詢問和了解商品或服務的有關情況。③、消費者有權知悉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
消費者知情權主體的特征
1、消費者知情權主體僅為生活消費者
消費者知情權主體只能是消費者,而且僅為生活消費者。消費者行為目的為生活消費而非為生產消費,已為各國消費者保護法所確認。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生活消費是指人們為了滿足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質產品或消耗勞動服務的行為生產消費是指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消耗,它屬于生產過程本身,生產的結果是生產出了新產品,因而人們一般不將其作為消費,而是作為生產本身。所以,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僅調整生活消費,而不調整生產消費。
2、消費者知情權的主體僅為個體自然人
消費者知情權的主體是自然人,是否包括法人組織?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條未作明確規定,法學界有爭論。有觀點認為,消費者僅指個人或個體社會成員,如中國國家標準局1985年6月29日頒布的《消費品使用說明總則》即明確規定了“消費者—為滿足個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服務的個體社會成員。”也有觀點認為,“消費者不能僅限于個體社會成員,也應包括法人組織,如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等。”筆者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目的,是保護在市場交易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個體社會成員,而單位是有組織的群體,并不像個人那樣處于弱勢地位,單位無特殊保護的必要。當單位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單位可以依照《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尋求保護。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正確區分夫妻共同債務和個人債務
2021-03-15公務員參與嫖娼是否會被開除
2021-02-03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公司股權變更后多久可再次變更
2021-01-31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婚姻關系確認案件能否使用調解
2020-11-09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實習證明范文模板
2021-01-15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