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魚案:明碼標高價,你情我愿也并非代表公平交易
律師說法: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耿-軍律師表示,按照哈爾濱市場監管機構的說法,對于海鮮排檔一頓飯動輒幾千上萬的價格是否合理,只要是明碼標價,就不能算欺客宰客,但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無論消費者是否簽字,也要看有無重大誤解、是否顯失公平、是否有脅迫、欺詐或乘人之危等情況,即使商家與顧客真的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暴利價格也必然擾亂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暴利價格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中是明確禁止的。北岸野生漁村每斤鰉魚售價398元,遠遠超出當地普通餐館每斤鰉魚80至100元的價格,難道還不屬于暴利宰客行徑?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公平交易的權利;人格尊嚴得到尊重的權利。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北岸野生漁村鰉魚售價超出當地普通餐館三倍之多,顯然侵害了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價格合理、公平計量等公平交易權。
耿-軍律師還提醒消費者,外出旅游時千萬不能聽信出租車司機、導游等極力推薦的位于偏遠地帶的野味飯店或海鮮酒樓。尤其是在部分久有宰客盛名的旅游城市,廣大消費者更要小心謹慎。
專家評論:
鬧得沸沸揚揚的“天價魚”事件,隨著涉事各方說辭的變化而不斷“反轉”。雖然哈爾濱市松北區及時啟動了調查程序,稱屬于明碼標價,鰉魚價格屬于經營者自主定價,但此事顯然并未告一段落,在節假日期間,對處于景區的經營場所,有關部門顯然不能以明碼標價為由放松監管,更不能以明碼標價的結論來掩飾監管缺失的短板。
“天價魚”事件不應只盯著明碼標價,商家是否做到了貨真價實、公平計量才是關鍵。涉事店家敢于標出高價,自然是以野生鰉魚為招牌,勢必需要查清其售賣鰉魚的來源。假如與商家所說一致,則可認定其貨真價實,但商家則可能因售賣野生稀有物種而構成違法乃至犯罪;如果認定為養殖鰉魚,則可認定商家有欺詐或虛假廣告行為,其既要承擔四倍(退一賠三)賠償,還應受到行政處罰。至于計量問題,則應結合對消費者的調查后得出結論,而非僅采納一方說辭。
其實,從近年來屢屢發生的外地游客在景區被宰的“天價×”事件,早該引起監管部門警惕。公安、物價、旅游、工商、稅務等部門強化對重點區域、重點商家的全方位監管自然是必要的,同時應當提高執法能力,避免被商家牽著鼻子走,全面調查其是否在明碼標價、貨真價實、公平計量等方面存在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微肇事逃逸能調解嗎
2020-12-17公司注冊資金認繳不夠怎么辦
2020-11-25行政訴訟法幾幾年頒布
2021-03-10重婚生子可以上戶口嗎
2020-12-12掛名法人報酬多少錢
2021-03-01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