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費爭議提起訟訴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是指民事糾紛的一方當事人,爭議的權利義務直接影響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民事權益。間接受本案影響的人,非依法律規定,不得向糾紛的一方當事人提起訴訟。
2、有明確的被告。即原告必須指出被訴對象是誰,是某公民、某單位,還是某公司、企業。沒有明確的被告,法律關系無法證實,人民法院也無從開始審判活動。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訴訟請求指當事人通過訴訟想要達到的目的。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屬于人民法院的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指提起的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財產關系或者人身關系的訴訟。我國各級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上有其權限和分工,屬于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指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該案有審判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向對糾紛有管轄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消費糾紛如何協商和解
準備好翔實、充足的證據和必要的證明材料。要堅持公平合理、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與經營者協商時,要闡明問題發生的事實經過,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要注意時效性。有些問題的解決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不要被經營者的拖延所蒙蔽而一味地等待。
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就與爭議有關的問題進行協商,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通過直接對話擺事實、講道理,分清責任,達成和解協議,使糾紛得以解決的活動。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協商和解是一種快速、簡便的爭議解決方式,無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對經營者,它都不失為一種理想的途徑。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權益爭議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
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此條第1項規定,即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便是消費者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的法律依據。
消費爭議提起訟訴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是什么?如果消費者想要提起訴訟,或是自己遇到的情況不知道要不要提起訴訟,可以考慮找律師詢問。消費爭議之后要提起訴訟但不知道該怎么做,建議你點擊律霸網在線咨詢系統找律師問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改制重組中員工持股的轉讓
2020-12-09高空拋物入刑了嗎
2020-11-28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生產線外包
2020-11-11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