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作定性回應
對“禁止自帶酒水”等餐飲業“霸王條款”,長期以來消費者意見很大。據了解,北京市工商局從2013年4月起,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餐飲行業合同格式條款專項整治工作。通過整理分析,發現餐飲行業合同格式條款普遍在開瓶費、包間費、服務費、餐具費等方面存在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內容,并成為近年社會廣泛關注、爭議較多的焦點問題。2013年12月,北京市工商局向社會發布了“禁止自帶酒水”“包間最低消費”“消毒餐具另收費”等餐飲行業常見的6種不公平格式條款。而某些餐飲行業組織對餐飲業“霸王條款”持維護態度。
今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第十六條規定:“食品、藥品的生產者與銷售者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消費者依法請求認定該內容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對于餐飲企業是否也可算作食品生產者、餐飲企業的霸王條款消費者如何維權的問題,最高法在對《中國消費報》的采訪回函中表示,“餐飲行業中的‘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屬于服務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是餐飲行業利用其優勢地位,在向消費者提供餐飲服務中作出的對于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
工商部門組織相關專家對這些條款進行充分論證,最終確認“禁止自帶酒水”、“消毒餐具工本費一元”或“消毒餐具另收費”、“包間最低消費××元”等6種合同格式條款屬于經營者免除自己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或排除消費者權利的不公平格式條款。
可請求法院確認條款無效
最高法同時表示,食品藥品糾紛司法解釋主要解決的是食品藥品的生產者、銷售者與消費者之間產生糾紛如何處理的問題。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都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在餐飲經營者提供服務時遭遇霸王條款產生糾紛,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而不能適用《規定》。
最高法指出,《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禁止自帶酒水”“包間設置最低消費”,均屬于餐飲經營者利用其優勢地位,作出的加重消費者責任的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屬于“霸王條款”。消費者可以依據上述法律規定,請求人民法院確認“霸王條款”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