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規(guī)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因此,非此對象的消費投訴不屬消費者協會的受理范圍。
誤區(qū)二:所有購買商品都可投訴
兩種情況下,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投訴消費者協會不予受理。一種是超過保修期的商品。一種是使用不當、人為造成的損壞。
誤區(qū)三:商品、服務有詐可“假一賠十”
《消法》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一倍。也就是說,假一賠一,而不是假一賠十。
誤區(qū)四:所有投訴都可得到精神賠償
《消法》第43條規(guī)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25條規(guī)定,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但如提出一些“過”的要求,消費者則應“三思”。
誤區(qū)五:與消費“有關”都可向消協會投訴
消費者丟物通常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當然,如果消費者在超市將物品交由存包處保管,領取時發(fā)現物品丟失,消費者協會則可介入調解。
誤區(qū)六:所有投訴消費者協會都要受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guī)定,有9種情況投訴不予受理:1、經營者之間購銷糾紛;2、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3、商品超過規(guī)定的保修期和保質期;4、商品標明是“處理品”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導致商品損壞或人為損壞的;6、被投訴方不明確的;7、爭議雙方曾經達成調解協議并已執(zhí)行,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8、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9、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有關規(guī)定的。
誤區(qū)七:商品的質量糾紛由消費者協會判定
涉及到質量鑒定的糾紛,只能到相關檢測部門做出質量鑒定后,消費者協會才可以此為依據,借助法律規(guī)定,幫助消費者討回公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用卡違約金可以減免嗎
2020-11-24抵押物被拍賣超出債務怎么辦
2021-03-11定金合同違約責任
2020-11-09農村棚改,土地和房屋怎么補償合理
2020-12-13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
2020-12-21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人身權利有何具體規(guī)定?
2021-02-16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guī)定嗎
2020-12-16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決定離婚有什么法定條件
2021-03-12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環(huán)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yè)險
2020-12-12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