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的定義是什么
消費者,科學上的定義為,為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代表著不能生產,只能通過消耗其他生物來達到自我存活的生物。我國《保護法》雖未直接明確消費者的定義,但第二條將“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界定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根據這一規定,所謂消費者,是指為滿足生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由國家專門法律確認其主體地位和保護其消費權益的個人。這一定義不僅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弱者的立法原則,而且與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性質相一致(有些單位為職工生活消費購買的商品,最終是要通過社會個體成員的使用)。同時,也與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的方法相一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認為,消費者是以個人消費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和服務的個體社會成員。
從法律意義上講,消費者應該是為個人的目的購買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的社會成員。消費者與生產者及銷售者不同,他或她必須是產品和服務的最終使用者而不是生產者、經營者。也就是說,他或她購買商品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個人或家庭需要而不是經營或銷售,這是消費者最本質的一個特點。作為消費者,其消費活動的內容不僅包括為個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購買和使用產品,而且包括為個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接受他人提供的服務。但無論是購買和使用商品還是接受,其目的只是滿足個人和家庭需要,而不是生產和經營的需要。
從生物上講,消費者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個生物群落,異養型生物,包括草食動物和食肉動物,稱為消費者。顧名思義,這些消費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來生產食物,只能通過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獲得能量。根據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為直接依賴植物的枝、葉、果實、種子和凋落物為生的一級消費者,如蝗蟲、野兔、鹿、牛、馬、羊等食草動物;以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為二級消費者,如黃*狼、狐-貍、青-蛙等;肉食動物之間存在著弱肉強食的關系,其中的強者成為三級和四級消費者。這些高級的消費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兇猛的肉食動物,如獅、虎、鷹和水域中的鯊魚等。有些動物既食植物又食動物,稱為雜食動物,如某些鳥類和魚類等。消費者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轉化過程中處于中間環節。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違停、霸占車位,交警部門聯合執法整治,有何法律規定
2020-12-19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交通事故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