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二、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除了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證明還有其他方式。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
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四)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適度向勞動者傾斜了,有利于保護弱者的利益。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醫療訴訟模式的法律與道德分析
2020-12-09模擬拆遷的協議能簽嗎
2021-02-11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專利轉讓過程中合同須約定的事項有哪些
2021-02-25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公式
2021-02-19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保險公司承擔的賠償金能追償嗎
2021-02-25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