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依法所確立的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用人單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同時。也包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
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并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二、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除了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證明還有其他方式。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
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四)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適度向勞動者傾斜了,有利于保護弱者的利益。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施家暴需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06相鄰權需要哪些證據
2020-11-29涉外復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0-12-04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開車全責自己受傷怎么賠償
2020-12-21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續保
2021-01-21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得交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