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解除限制出境的情形
(一)案件所涉債務清償完畢;
(二)被執行人提供確實有效的擔保;
(三)申請執行人同意解除;
(四)裁定終結執行;
(五)執行法院認為可以解除的其他情形。
申請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
解除限制出境措施的,執行法院應當經合議制作裁定書,經執行局長簽批,層報省法院審批。省法院應當在7日內審批完畢。審批后應將裁定書分別送達有關當事人和協助義務機關,并及時發還扣留的出入境證件。
限制出境措施的法律性質
《民事訴訟法》第92條對于財產保全的被申請人沒有進行國籍區分,所以《民事訴訟法》第92條和《民事訴訟法》第十章之規定并不能作為限制出境的依據,限制出境在我國現行立法中還沒有形成明文規范,筆者認為應當作為一種獨立的保全制度加以規定。考慮到限制出境的特殊法律性質,有必要對限制出境與財產保全和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進行區分。
1、限制出境與財產保全。
《民事訴訟法》第92條規定了財產保全,顧名思義,財產保全措施是針對被申請人的財產做出的,而限制出境措施是針對被申請人做出的,所指向的對象不一樣,顯而易見,限制出境不屬財產保全措施范疇。審判實踐中,法院適用《民事訴訟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做出限制出境的裁定是錯誤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港澳經濟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6條“關于訴訟保全和其他強制措施”中對限制香港、澳門當事人出境做出規定,從該規定可知,該司法解釋是將限制出境作為其他強制性措施,與訴訟保全有所區別。
2、限制出境與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障民事審判活動和執行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實施妨害民事訴訟行為人采取的強制手段。從保障民事審判活動和執行活動順利進行的目的分析,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與限制出境的目的相同,但二者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法院是依職權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采取強制措施,而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一般是以當事人的申請為依據;強制措施的采取可針對任何妨害民事訴訟的人,包括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案外人,而限制出境措施一般只能針對案件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十章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所采取的強制措施并不包括限制出境。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了申請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一半在7日內就可以解決了。申請解除限制的前提條件是案件以及進行了裁定,其他特殊情況除外。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申請解除限制出境的期限的相關內容,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確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簽訂地
2021-03-10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立案前轉移財產的,財產能被執行嗎
2021-02-23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人身保險合同引發糾紛可否由法院主持調解
2021-02-13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醉酒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付
2021-01-18車輛原因導致司機死亡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