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限制出境的依據
《出入境管理法規定》第十二條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關于依法限制外國人和中國公民出境問題的若干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中國公民可根據通報備案對象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禁止、限制、控制出境的措施。
一是當事人有未執行民事案件的,向當事人口頭通知或書面通知,在其案件(或問題)執結之前,不得離境;
二是人民法院可作出限制出境協助執行通知,責令當事人不準出境,并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注明不準出境的原因;
三是人民法院未能扣留其身份證或者護照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協助收繳、吊銷其證件,或請公安機關宣布作廢;
四是對未持有護照或者其他出入境證件的,可要求公安機關在限制出境期限內不予批準通報備案對象的出國(境)申請;
五是如未能扣押被限制出境人員的證照,需在邊防檢查站阻止出境的,可要求公安、邊防機關協助邊控。
限制出境與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障民事審判活動和執行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實施妨害民事訴訟行為人采取的強制手段。從保障民事審判活動和執行活動順利進行的目的分析,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與限制出境的目的相同,但二者的區別也是很明顯的:法院是依職權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采取強制措施,而限制出境措施的采取一般是以當事人的申請為依據;強制措施的采取可針對任何妨害民事訴訟的人,包括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案外人,而限制出境措施一般只能針對案件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
對于一些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是要限制其出境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消費者用POS機刷卡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6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什么是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0-11-13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土地轉讓需要繳納的稅費有哪些
2021-02-18公租房的拆遷補償金額是怎么計算的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