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本條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撫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钡囊幎?,只有自然人才可以做為賠償權利人提起人身損害賠償之訴,一審駁回高淳縣民政局的裁定,并無不當。但筆者認為,在特殊情況下,非自然人也可成為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
一、從侵權法的角度分析非自然人做為賠償權利人的合理性
如果受害人沒有死亡或死亡后有近親屬的,應由自然人作為賠償權利人,但遭受人身損害的自然人死亡后,非自然人也可成為賠償權利人。
根據《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的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醫療部門搶救受害人過程中產生的醫療費、殯葬部門對受害人遺體運輸、保管、火化等費用,當受害人死亡后,可向其近親屬或繼承人進行追償。但是,當受害人沒有遺產,又無親屬或繼承人時,如果不允許這些非自然人做為賠償權利人向侵權人追償,則有違民法公平合理的基本原則。
因為,醫療部門在接到“120”求救后,必須對危重受害人予以搶救治療,不可能先審查受害人有無償付醫療費的可能,否則有違救死扶傷的天職;殯葬部門處理殯葬事宜,是其法定的職責,總不能將受害人曝尸街頭吧??梢赃@樣說,正是因為賠償義務人的侵權行為,直接造成了這些非自然人的經濟損失,符合侵權成立的構成要件,即主觀過錯、侵權行為、危害后果和因果關系四要件。賠償義務人為自己的過錯行為承擔相應民事責任,并無不妥。另外,醫療、殯葬部門屬于社會公益事業,侵權行為人一人的過錯,不應由全體納稅人“埋單”。
二、從繼承法的角度分析非自然人作為賠償權利人的合法性
根據我國《繼承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眹液图w雖不是死者的繼承主體,但也是其法定的財產承受主體。
既然如此,我們進一步對死亡賠償金的性質進行分析。
對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而言,過去采用以被扶養人喪失生活來源作為計算依據的扶養喪失說,故原來解釋認為是精神損害撫慰金。從《解釋》出臺后,對死亡賠償金的性質重新作出認定,采用以受害人死亡導致的家庭整體收入減少為計算依據的繼承喪失說。
“按照繼承喪失說,受害人死亡導致的財產損失,應當以家庭整體收入的減少為標準進行計算。其理由在于,受害人的個人收入并非全部用于個人消費,除其中個人消費部分以外,其余收入應當用于家庭共同消費或者家庭積累。受害人因人身損害死亡,家庭可以預期的其未來生存年限中的收入因此喪失,實際是家庭成員在財產上蒙受的消極損失。依據損害賠償法原理,消極損失同樣應當予以賠償?!?可見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現在已被《解釋》屆定為財產損失。如果受害人有家庭成員,死亡賠償金視為受害人家庭消極財產的損失。同理,因為受害人沒有家庭成員,最終其財產會歸國家或集體所有,那么,死亡賠償金也應視為國家或集體的消極財產損失。所以,國家或集體所有制組織作為賠償權利人是合法的。正如,公民購買國債一樣,國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成為平等的民事主體,提起民事訴訟,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這就解決了流浪漢或五保戶在內的鰥寡孤獨人士受侵害死亡后,因沒有近親屬作為賠償權利人而無法行使權利保護他們合法權益的問題。不至于肇事者“撞了白撞”,受害人“死了白死”。
三、從刑法的角度分析非自然人作為賠償權利人的必要性
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定,交通事故肇事方因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發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應追究刑事責任。如無法定從重或加重情節,會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肇事方犯罪后態度好,有自首情節,對被害人及時搶救、治療,妥善處理經濟賠償問題,取得受害人親屬的晾解,根據《刑法》第七十二條有關“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钡囊幎?,肇事者可以被宣告緩刑。
能否妥善處理經濟賠償問題,往往成為法院是否宣告緩刑的關鍵。當受害人是流浪漢或五保戶時,如果不承認國家或集體的賠償權利人主體地位,就會造成肇事方為了贖罪,卻欲賠無門,只能別無選擇地被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于緩刑無緣。這不符合我國刑法罪刑相適應及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不利于對犯罪分子的教育和改造。
綜上所述,筆者建議,法律應作出規定,明確非自然人在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的權利人主體地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所有權本身具有的特性
2020-11-14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