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械聚眾斗毆的定罪:
聚眾斗毆罪,是指為了報復他人、爭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當目的,糾集眾人成幫結伙地互相進行毆斗,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刑法第292條規(guī)定,犯聚眾斗毆罪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條、第232條故意傷害、殺人罪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因此,聚眾斗毆致人死亡的,按故意殺人罪處理,此處是注意規(guī)定。持械行為,是一種犯罪手段,不再按照聚眾斗毆罪的法定加重情節(jié)處理。
二、持械聚眾斗毆致人死亡的處罰:
刑法第234條規(guī)定,犯故意傷害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手段特別殘忍,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232條規(guī)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聚眾斗毆一方參加者中的部分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而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并不知情,應由直接致害人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承擔刑事責任。如果首要分子或積極參加者對局面能制止而未予制止持放任態(tài)度,則不屬于共同犯罪實行過限,也應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承擔刑事責任。如果無法查明實行過限者為何人的,則屬于事實不清,應根據疑罪從輕、疑罪從無的原則全案認定為聚眾斗毆罪。這種處理結果雖然放縱了實行過限者,但這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司法公正,也符合刑法謙抑性原則。
2.聚眾斗毆一方均對可能造成對方重傷、死亡后果有充分認識,如事先均明知持械并有相關共謀,則對首要分子及其他積極參加者全部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因為,此時聚眾斗毆一方形成概括共同犯罪故意,故意傷害、故意殺人均在其故意范圍之內,但量刑時應根據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作用進行裁量。
3.聚眾斗毆中自己的一方成員被對方致重傷、死亡后果的,而沒有造成對方重傷、死亡后果的,有學者認為,這種情形應對直接造成重傷、死亡的斗毆者和雙方首要分子認定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筆者認為,這種觀點不能成立。任何犯罪侵犯的客體都要通過對一定的物或人即犯罪對象體現出來,但不包括行為人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身遭到損害所反映的客體和對象。因此,聚眾斗毆中本方成員被對方致重傷、死亡的,本方的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對此后果不應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承擔刑事責任,這也符合一事不重復評價原理。持械聚眾斗毆致死,按照故意殺人罪處理,持械行為只是作為一種犯罪手段。
關于主、從犯的認定,參照刑法有關規(guī)定。聚眾斗毆是一種嚴重的犯罪,律霸網小編提醒各位遇事和氣解決,不要動粗,一不小心就可能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交通事故在何方起訴
2021-03-25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fā)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