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是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人民群眾監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下面律霸網小編在本文整理介紹管制相關的內容。
管制的概念
管制,是指對犯罪分子不實行關押,交由公安機關管束和人民群眾監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罰方法。
管制的特征是:
1、對犯罪分子不予關押,不剝奪其人身自由。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間,不羈押在監獄、看守所等執行場所中,仍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也不離開自己的家庭,不中斷與社會的正常交往。對罪犯不予關押,是管制刑與其他刑罰方法的重要區別。
2、被判處管制刑的罪犯須在公安機關管束和群眾監督下進行勞動改造,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限制罪犯自由主要表現在限制罪犯的政治自由、擔任領導職務、外出經商、遷居等自由。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謀生計,在勞動中與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管制的適用對象
管制是我國主刑中最輕的一種刑罰方法,適用于罪行較輕、人身危險性較小,不需要關押的犯罪分子。
管制的適用對象有以下幾個特點:
1、罪行性質輕、危害小。我國刑法分則規定可以適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這些犯罪的共同特點是罪行性質不十分嚴重,社會危害性較小。
2、人身危險性較小。管制并不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所以,適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人身危險性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險性很大,管制將難以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刑法第38條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執行。
根據刑法第39條的規定,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3、按執行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4、遵守執行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5、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執行機關批準。
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滿,執行機關立即應向本人和其所在單位或居住地的群眾宣布解除管制,并且發給本人解除管制通知書。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同時宣布恢復政治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前財產的約定和處理
2021-02-02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