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7日,原告胡某與被告**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某某分公司簽訂了一份保險合同。合同約定原告胡某投保主險平安康泰人身險,保險金額為20000元,附加險為意外傷害保險、保險金額為10000元。附加意外傷害保險條款約定“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自事故發生之日起180日內進行治療,本公司就實際支出的合理醫療費用超過100元的部分給付意外傷害保險金。”附加意外傷害保險條款還規定了十一項免責條款。雙方在合同特別約定條款上約定原告如受第三人侵權而得到第三人賠償,被告對第三人已經賠償的部分不支付保險金。合同簽訂后,雙方按約履行合同義務。
2006年8月6日,原告胡某駕駛摩托車與第三人章某駕駛的農用運輸車相撞而受傷,該事故經當地公安交警大隊處理,認定農用車主章某負事故主要責任,原告胡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原告胡某因傷住院治療,共支出醫療費用20000元。該醫療費用由肇事車主支付了15000元,原告胡某支付了5000元。此后,原告胡某依據意外傷害保險條款向被告主張意外傷害保險金10000元。被告**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某某分公司僅向原告支付保險金5000元,拒付差額5000元。原告即以特別約定條款違反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賠償原則,應當認定無效為由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保險金5000元。
本案在審理中,出現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賠償原則,保險合同雙方不能隨意約定適用損失賠償原則,故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第二種意見認為,盡管我國人身保險合同采取不適用損失賠償原則,但保險合同雙方仍然可以約定適用損失賠償原則,本案中的特別約定條款有效,故應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二、法律分析
顯然,本案爭議的焦點有二:一是人身保險合同是否適用損失賠償原則;二是人身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能約定實行損失賠償原則。
(一)人身保險合同是否適用損失賠償原則
1、《保險法》第二條規定:人身保險是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據此定義不難看出,對于人身保險,保險人給付保險金的前提僅是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達到合同約定的案件,并沒有涉及“賠償損失”的涵義;
2、《保險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死亡,傷殘或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從這一規定可知,法律不禁止投保人在獲得保險金后再向侵權人請求賠償,反之亦然,這就充分說明人身保險合同不是損失賠償性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時傷害共同傷害區別是什么
2021-01-09人民檢察院可以對辦案期限合法性進行監督嗎
2020-11-26已采取強制措施后能否治安處理
2021-01-09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老人贈與房屋以后想要回怎么辦
2020-11-19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