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是以施工方完成工程規定的項目,建設單位為其支付工程款維為主要內容,由于工程的施工與工程款的發放并非同步進行,工程施工過程中就容易出現各種糾紛。那么,建設工程糾紛的種類有哪些?相應的要怎么了解決這些糾紛呢?下面小編將帶來相關的內容。
一、建設工程糾紛的主要種類
1、建設工程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的特點:
(1)民事糾紛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糾紛的內容是對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
(3)民事糾紛的可處分性。
這主要是針對有關財產關系的民事糾紛,而有關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多具有不可處分性。在建設工程領域,較為普遍和重要的民事糾紛主要是合同糾紛、侵權糾紛。
發包人和承包人就有關工期、質量、造價等產生的建設工程合同爭議,是建設工程領域最常見的民事糾紛。
2、建設工程行政糾紛
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
(2)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這是由立法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廣泛性、變動性、應變性所決定的。
(3)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征得其同意,便可依法自主做出。
(4)行政行為是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帶有強制性。行政相對方必須服從并配合行政行為,否則行政主體將予以制裁或強制執行。
(5)行政行為以無償為原則,以有償為例外。只有當特定行政相對人承擔了特別公共負擔,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時,方可為有償的。
3、在建設工程領域具體行政行為主要有如下幾種
(1)行政許可
即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政管理行為,如施工許可、專業人員執業資格注冊、企業資質等級核準、安全生產許可等。行政許可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機關的行政不作為、違反法定程序等。
(2)行政處罰
即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程序對于違法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常見的行政處罰為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取消投標資格、責令停止施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行政處罰易導致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處罰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
(3)行政獎勵
即行政機關依照條件和程序,對為國家、社會和建設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物質或精神鼓勵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表彰建設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等。行政獎勵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違反程序、濫用職權、行政不作為等。
(4)行政裁決
即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特定的民事糾紛(爭議)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對特定的侵權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權屬糾紛、國有資產產權糾紛以及勞動工資、經濟補償糾紛等的裁決。行政裁決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裁決違反法定程序、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
二、建設工程糾紛解決辦法
(一)民事糾紛的法律解決途徑
1、和解
和解是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就已經發生的爭議進行協商、妥協與讓步并達成協議,自行(無第三方參與勸說)解決爭議的一種方式。通常它不僅從形式上消除當事人之間的對抗,還從心理上消除對抗。
和解可以在民事糾紛的任何階段進行,無論是否已經進入訴訟或仲裁程序,只要終審裁判未生效或者仲裁裁決未作出,當事人均可自行和解。和解也可與仲裁、訴訟程序相結合: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的,已提請仲裁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或調解書;已提起訴訟的,可以請求法庭在和解協議基礎上制作調解書,或者由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由法院記錄在卷。
2、調解
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以外的第三方應糾紛當事人的請求。以法律、法規和政策或合同約定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的活動。
在我國,調解的主要方式是人民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行業調解以及專業機構調解。
3、仲裁
仲裁是當事人根據在糾紛發生前或糾紛發生后達成的協議,自愿將糾紛提交第三方(仲裁機構)作出裁決,糾紛各方都有義務執行該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方式。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該法的調整范圍僅限于民商事仲裁,即“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糾紛”;勞動爭議仲裁等不受《仲裁法》的調整,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等不能仲裁。
4、訴訟
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裁判、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訴訟參與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等。
(二)行政糾紛的法律解決途徑
行政糾紛的法律解決途徑主要有兩種,即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1、行政復議
行政復議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行政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請求法定的行政復議機關審查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適當性,該復議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對該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法律制度。行政復議有以下基本特點:
(1)提出行政復議的,必須是認為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當事人提出行政復議,必須是在行政機關已經作出行政決定之后,如果行政機關尚未作出決定,則不存在復議問題。復議的任務是解決行政爭議,而不是解決民事或其他爭議;
(3)當事人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不服,只能按照法律規定向有行政復議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
(4)行政復議以書面審查為主,以不調解為原則。行政復議的結論作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規定復議決定為終局裁決的,當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請訴訟。
2、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的主要特征是:
(1)行政訴訟是法院解決行政機關實施具體行政行為時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發生的爭議;
(2)行政訴訟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供法律救濟的同時,具有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功能;
(3)行政訴訟的被告與原告是恒定的,即被告只能是行政機關,原告則是作為行政行為相對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而不可能互易訴訟身份。
建設工程糾紛的種類主要可以分為行政糾紛和民事糾紛,發包人和承包人就建設工程合同爭議,是建設工程最常見的民事糾紛,而行政機關的工作配合易引發行政糾紛,當建設工程發生糾紛后,可以通過和解調節等方式化解,和解不成的,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等方式來維權,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吉林律師。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情形有哪些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訴訟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勞動合同過期半年沒有續簽怎么辦
2021-03-14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人身保險可不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