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向司法鑒定機關提出司法鑒定的請求時需要提交司法鑒定需要的材料,以保證司法鑒定的正確性,對于那些材料沒有交全的,司法鑒定機關是不會受理的。但有時即使材料齊全,鑒定出來的結果也是會出現有誤的現象,如果這時已經將鑒定意見書寄給委托人,應該撤回。撤銷司法鑒定書的法規有哪些?
一、撤銷司法鑒定書的法規有哪些?
1、鑒定意見是鑒定機構形成的專業結論,無論是鑒定機構及人員的資質,還是鑒定程序,法律都有嚴格的規定。
(1)從事鑒定活動的機構和人員是特定的,能進入法院司法鑒定名冊的鑒定機構是經過嚴格挑選并具有相應資質和能力的機構,從事具體鑒定活動的人員也必須是具有專門技能并經過認證的專家,因此,司法鑒定不像一般的認識活動那樣具有較大的自由度,鑒定意見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2)與證人證言不同,證人可能會受到主客觀環境的限制或利害關系的影響作出與事實不符的證言。而鑒定機構是隨機抽取的,鑒定人員也與案件無涉,司法鑒定具有天然的客觀中立性。
(3)司法鑒定有嚴格的程序,鑒定機構和人員具有明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鑒定機構從開始接受委托到最終出具結論,每一個程序都要受到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的約束,鑒定人員要對自己出具的鑒定意見負責,一旦違法鑒定,就要承擔民事賠償或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責任。因此,從程序正義的角度來看,鑒定意見的真實性也更高。
(4)從法理上分析,鑒定意見實質上是一種判斷意見,是專家在其知識所及的范圍內對被鑒定事項以技術分析的形式呈現出來。它以分析判斷為內核,以法律形式為外殼,兼具專業性和法律性。這種判斷意見一旦作出并被法院查證屬實后,就取得了證據的地位,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鑒定機構在接受法院委托后,就通過鑒定行為參與到訴訟中來,其行為對案件的處理結果產生了實質性影響。如果允許鑒定機構在作出鑒定意見后任意撤回,不僅可能會造成審判活動失序,還會影響法院的司法權威。
(5)從委托關系來看,司法鑒定是經當事人申請或法院依職權啟動后,由法院向鑒定機構出具司法鑒定委托函,在鑒定機構出具鑒定意見后,該委托行為即已結束。既然委托行為已經結束,鑒定機構也就無權單方撤回其鑒定意見。
綜上分析,鑒定機構在出具鑒定意見后不得自行單方撤回。同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司法鑒定程序通則》是目前管理司法鑒定工作的法律依據,從上述法律規定來看,司法行政機關也只是對違規司法鑒定規定了處罰措施,但并未授權司法行政機關變更、撤銷司法鑒定意見。所以,鑒定意見一旦出具,就不能撤銷。
二、有瑕疵的鑒定結論如何撤銷
對有瑕疵的鑒定結論,司法解釋提供了一種解決途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27條的規定,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如果鑒定機構存在明顯違法行為或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可重新鑒定。
通常情形下,鑒定意見因其所具有的科學性和權威性而為法院采納,但是實踐中也不排除鑒定機構或鑒定人員因職業道德、工作失誤或者能力所限而出具了具有瑕疵的鑒定意見的情況。法院該如何處理?筆者認為,應分兩種情況:
1、如果鑒定意見經查證后及時發現其具有明顯的瑕疵,那么法院就不能采納該鑒定意見;
2、法院和當事人在庭審質證時均未發現問題,或者當事人發現了問題,但未向法院揭露鑒定意見的瑕疵,且鑒定意見已經作為定案的證據使用后才發現該鑒定意見存在瑕疵時,該如何處理?從既有立法上看,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此問題并未進行規定,也沒有設置相應的救濟渠道。此時,委托鑒定的法院就需要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在不同的審理環節和程序中,可分別采取告知、審查、質證和移送等措施來完善當事人的權利救濟。
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鑒定機構在發現其出具鑒定意見存有瑕疵問題后應立即向委托法院說明鑒定意見的瑕疵情況,包括瑕疵的內容、產生原因及對鑒定意見的影響。
2、委托法院在收到該瑕疵說明后,應當立即審查瑕疵說明的內容,如果認為鑒定機構未表述清楚的,應通知鑒定機構重新作出明確的說明。如果鑒定報告瑕疵說明表述清楚的,法院則應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作出相應的應對:
(1)案件尚未作出判決的,法院應將該瑕疵及時告知當事人并重新組織質證,通過質證決定是否重新鑒定,是否更換鑒定機構等事宜。
(2)案件已經作出判決但尚未生效的,法院應立即告知當事人,由當事人自行考量鑒定意見對定案結果的影響后再決定是否上訴,充分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和上訴權。
(3)如果當事人提出上訴,一審法院應當將該瑕疵說明隨卷移送至二審法院,由二審法院決定是否組織質證或是否進行重新鑒定。
(4)如果一審或二審判決已經生效,由作出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審查該鑒定瑕疵是否影響了案件處理結果,進而決定是否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同時,法院也應當將該瑕疵說明及審查結果及時告知當事人,保障當事人的申訴權。
(5)案件判決生效后,因其他原因啟動審判監督程序的,接收瑕疵說明的法院應當將該說明移送至再審法院,由再審法院審查該瑕疵說明。經審查認為對案件事實認定有影響的,應組織當事人聽證并決定是否重新鑒定等有關事宜。
3、對于鑒定機構發現鑒定意見存有瑕疵而不向委托法院作出說明的,司法鑒定主管部門應規定相應的懲罰措施,可以決定停止對其委托業務,情節嚴重的可以從法院編制的司法技術專業機構、專家名冊中予以除名。
4、對于鑒定機構故意做出錯誤鑒定意見或虛假鑒定意見的,主管部門必須加大懲處力度,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以加強對司法鑒定機構和鑒定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對于因虛假、錯誤鑒定給當事人一方造成損失的,應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以及司法部《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司法部令第95號)的相關規定,追究其賠償責任。對于觸犯刑律、故意弄虛作假的,要給予刑罰懲罰。
司法鑒定意見書是對需要鑒定的結果做出的專業性的結論,但有時由于十年前人對事情的認識不明,導致提交的材料有誤,或者是鑒定機關在鑒定時有失誤,導致鑒定結果不實,此時是需要撤回司法鑒定意見書的。
司法鑒定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司法鑒定費用哪個機構付,收費的標準是什么
精神病鑒定要多少錢?精神病的司法鑒定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不可抗力影響旅游行程有什么救濟方法
2020-12-11離婚孩子由父親扶養,母親還是監護人嗎
2020-11-08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住房公積金提取前提需要哪些
2021-01-09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