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共有
共同共有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對全部共有財產不分份額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權。共同共有財產關系一般發生在互有特殊身份關系的當事人之間,較為典型的是基于夫妻關系而發生的夫妻共同財產關系,以及個人合伙和企業之間的聯營,也會出現共同共有財產的形式。
二、共有的法律特征
第一,共同共有依據共同關系而發生。共同共有與按份共有不同,主要不是基于共有人的共同意志而發生,而是必須的某種共同關系的存在作為發生的充要條件,始能發生。沒有這種共同關系的存在,就不能發生共同共有關系。
第二,共同共有人在共有關系中不分份額。在共同共有關系中,共有人共同享有共有權,并不象按份共有那樣區分份額,享有份額權。只是共同共有關系存在,共有人對共有物就無法劃分各人的份額,或者哪部分屬于哪個共有人所有。只有在共同共有關系終止時,才可以對共有財產進行分割,確定各自的份額。
第三,共同共有人平等地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在共同共有存續期間,各共有人對全部共有物,平等際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共同承擔義務。
第四,共同共有人對共有物享有連帶權利,承擔連帶義務。基于共有物而設定的權利,每個共同共有人都是權利人,該權利為連帶權利。基于共有關系發生的債務,亦為連帶債務,每個共同共有人都是連帶債務人。
三、共有的類型
1、夫妻共有財產。
我國《婚姻法》第13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2、家庭共有財產。
家庭共有財產是指家庭成員在家庭共同生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創造、共同所得的財產。家庭共同勞動收入中作為家庭成員各自消費的財產和已在家庭成員間已分配了的財產,不屬于家庭共有財產,而屬于家庭成員的個人財產。
家庭共有財產的主體范圍應如何界定,在我國學者間存在不同的認識。通說認為,家庭共有財產的主體只能是對家庭財產的形成做出過貢獻的家庭成員。
3、遺產分割前共同繼承的財產。
共同繼承的財產是指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兩個以上繼承人依法所繼承的被繼承人的遺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7條指出:“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未明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遺產未分割的,視為共同共有。”
4、合伙財產。
5、推定共同共有。
以上就是由小編對于“簡述按份共有的概念和法律特征內容”問題所整理的內容。共有是指兩人以上對財產享有平等的所有權也就是通常就的共有財產。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延期申報工傷如何填寫
2020-11-23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支票有效期
2021-01-06仲裁協議應當具備什么內容
2021-01-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意外死亡賠償協議書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2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