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中,有時會出現一方出軌的事情,若出軌方是妻子一方,那么丈夫一方會產生孩子是否為自己親生的合理懷疑,由于涉及到財產繼承等諸多問題,丈夫一方會選擇做親子鑒定。但令人頭痛的是,即使做了親子鑒定,仍然會懷疑親子鑒定的真實性。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司法鑒定親子鑒定有假的嗎。
一、法律規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第107號)
已經2007年7月18日司法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三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第四條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并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
第五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
未經委托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組織提供與鑒定事項有關的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應當依照有關訴訟法律和本通則規定實行回避。
第七條司法鑒定人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應當出庭作證,回答與鑒定事項有關的問題。
第八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收取司法鑒定費用,收費的項目和標準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
第九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于有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有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范行為的,由司法鑒定行業組織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
第十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通則或者所屬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規定行為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二、司法親子鑒定的特點有哪些
根據鑒定目的和用途的不同,親子鑒定可分為個人親子鑒定和司法親子鑒定兩種,司法親子鑒定又可以細分為移民親子鑒定、落戶親子鑒定、訴訟親子鑒定以及公證親子鑒定。所謂司法親子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為查明案件事實,人民法院依據職權,或者應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申請,指派或委托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專門性問題進行檢驗、鑒別和評定的活動。司法親子鑒定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1、司法親子鑒定是指需要把鑒定報告提供給法院、公安局、公證處以及出入境管理處等司法機構的一種鑒定,司法鑒定報告具有法律效力。
2、本中心的司法鑒定報告由廣東華曦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出具,適用于中國大陸、港澳臺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除個別國家和地區因政治體制限制),可用于出國公證、辦理簽證、報戶口、訴訟等。
3、司法親子鑒定受理程序相對嚴謹,以確保鑒定結果的準確、真實、公正、有效。
(1)被鑒定人必須親自來本中心辦理實名委托;
(2)被鑒定人必須提供本人真實有效的身份證件;
(3)被鑒定人必須承諾提供的信息真實有效;
(4)本中心認真核對被鑒定人身份信息并現場拍照;
(5)樣本必須由法醫采集。
三、司法親子鑒定能做假嗎
從司法親子鑒定的特點不難看出,司法親子鑒定是不能做假的。有些委托人在申請做司法親子鑒定時,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惜以重金作為交換條件,希望鑒定機構能夠“定制”親子鑒定結果,然而,為了維護司法親子鑒定的準確、真實、公正、有效,正規親子鑒定機構對這種不合理的違規操作是斷然拒絕的。
在我們國家的司法相關部門中,是萬萬不允許弄虛作假的情況存在的。工作人員在上崗之前都會進行專門的培訓,并且我國對于公務人員弄虛作假也有嚴格的處罰制度,所以說司法鑒定親子鑒定有假的嗎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所有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都是根據科學得出結論,不會作假。
做親子鑒定需要什么條件?
私人親子鑒定怎么做?
親子鑒定手續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面拆遷超過24月未安置怎么補償
2021-02-09注冊一個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01交通事故認定書制定期限是多久
2020-12-13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天津最新拆遷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14農村房屋拆遷補償的安置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8農村房屋拆遷都有哪些的補償方式是什么
2020-11-25非農戶合法的宅基地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2南寧房屋拆遷補償五大亮點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