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罪是行為犯嗎
教唆罪并不是行為犯,而是結果犯,原因是即使教唆了但是對方并沒有犯罪的話教唆也并不會構成犯罪,如果對方去犯了罪才會構成犯罪,而教唆罪會根據犯罪人員的犯罪行為而定罪。
教唆行為
教唆,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罪。教唆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親自實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實施自己的犯罪意圖。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關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應當是具有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構成共犯關系,只對教唆人單獨定罪量刑。
特點責任
特點
唆使他人犯罪,本人無實行行為;
責任
(1)被教唆人犯被教唆罪的,按共犯處罰,主從視作用而定。
(2)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罪: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3)教唆不滿18歲的人犯罪從重處罰。教唆未達責任年齡人犯罪的,通常解釋為間接正犯。
共犯形式
1、必要共犯與任意共犯。
2、承繼的共犯:事先無通謀的共犯與事先通謀的共犯。其中承繼的共犯。中途加入的。對加入前的加重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3、特種集團:恐怖組織、黑社會;與普通集團的區別:實行行為與預備行為。
教唆罪與傳授犯罪方法罪之異同
傳授犯罪方法罪與教唆犯罪有非常緊密的聯系,二者之間確有許多相似之處,甚至兩者常處于膠合狀態。實踐中,人們常常把教唆罪與傳授犯罪方法罪混淆,給定案和罪名的確定以至于量刑都帶來很大的麻煩,直接影響到對刑事犯罪的打擊。因此分清它們的界限與區別,對于理論和實踐都是十分必要的。
教唆罪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行為。而傳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各種方式把犯罪方法故意傳授給他人的行為。二者相同和區別之處有以下幾點:
犯罪主體均為一般主體
即凡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教唆罪與傳授犯罪方法罪的主體。但是,對于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二者有較大差別。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未成年人不能成為傳授犯罪方法罪的主體,而在教唆罪中,如果其教唆的是搶劫、殺人、強奸等嚴重暴力犯罪,則可以成為教唆罪的主體并承擔刑事責任。
教唆罪并不是行為犯,而是結果犯,原因是即使教唆了但是對方并沒有犯罪的話教唆也并不會構成犯罪,如果對方去犯了罪才會構成犯罪,而教唆罪會根據犯罪人員的犯罪行為而定罪,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手房買賣步驟是什么
2021-01-26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有什么流程
2021-01-19人身損害賠償包括的項目、計算標準和計算方法
2021-02-09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離婚可以要求對方不泄露隱私嗎
2021-02-02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