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非過失的區別
(一)客觀方面都表現為使用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但后者必須發生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嚴重損失的后果才構成犯罪;前者只要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即使尚未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犯罪。
(二)主觀方面前者是犯罪的故意,后者由過失構成。在司法實踐中,對間接故意與過于自信的過失構成的上述犯罪難以區分。兩者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均已預見,并且都不希望結果發生。但前者雖不希望卻未采取避免結果發生的任何措施,而是心存僥幸任其發生,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均不違背行為人的意愿。后者行為人則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相信具有可能防止結果發生的主、客觀條件,只是過高地估計和輕信了這些條件,才使得危害結果未能避免,發生這種危害結果違背行為人的意愿。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該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
客觀要件
該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司法實踐中,過失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形式多種多樣,其具體犯罪方式,律法條文沒有明確規定。
在司法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過失以其他危險方法是指過失以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危險方法;
(二)過失以其他危險方法是指與過失以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的危險性或者社會危害性相當的危害公共安全的方法。
在客觀方面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特征:
(一)行為人實施了以其他危險方法,即除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險物質以外的并與之相當的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如果行為人采用的犯罪方法與放火、爆炸等方法的嚴重危險性顯然不相稱,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符合該罪客觀特征。
(二)已經造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致不特定的多數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嚴重損失。如果未造成危害結果或者危害結果不嚴重,均不構成該罪。
(三)嚴重后果必須是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造成。
主體要件
該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
主觀要件
該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包括過于自信的過失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對其使用其他危險方法可能發生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結果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或者應當預見這種嚴重結果可能發生,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嚴重結果。這兩種過失對發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嚴重后果均持否定態度,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其發生。這一特征是行為人負有刑罰處罰的主觀基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派出所能隨便抓黨員嗎
2021-01-04公證在擔保法中的效力
2021-03-19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公司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2-08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