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疑不起訴的國家賠償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存疑不起訴的國家賠償司法解釋是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不起訴,稱為“存疑不起訴”(或“疑案不起訴”)。
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起訴,稱為“絕對不起訴”(或“法定不起訴”);
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免除刑罰的不起訴,稱為“相對不起訴”(或“酌定不起訴”);
根據我國《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權不受侵犯。”據此,人身自由權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固有、基本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對其加以非法剝奪和侵害。但國家在行使司法權力時,難免會使少數無辜公民的權利受到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就應承擔責任給予賠償,從憲法角度上講,這種賠償實際是一種恢復和彌補。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立了“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的司法原則。根據這些原則,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最終法律評價只有兩種:有罪與無罪。如果現有證據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根據刑訴法的規定,只能推定其無罪,這種情況下司法機關對其所作的撤銷案件、存疑不起訴或宣告無罪,實際上就是對“沒有犯罪事實”的法律確認。另外,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四款規定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應視為對案件作出了無罪的決定。檢察機關在批捕時即便有部分可以證明有罪的證據,但如果在起訴時僅憑這些證據仍不能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并作出不起訴決定的,在法律上不能認定有罪,應按無罪處理。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采取了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就是侵害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應當給予賠償。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96年修正)
第十二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一百四十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在我們國家所有的犯罪行為,在經過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完畢之后,都會給檢察機關在進行一定的審查,檢察機關如果認為已經達到了起訴的標準,那么就會向法院來提出訴訟,如果說證據不足的話,就會按照存疑不起訴的方式來進行。
存疑不起訴的情形都有哪些?
存疑不起訴是否必須二次補充偵查嗎?
存疑不起訴算刑事處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時間可以再次辦理駕駛證
2020-12-09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保險理賠后次年保費一定會上漲嗎
2021-02-21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