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回避申請人范圍是什么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 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 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 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 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 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 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刑事回避中分為了三種情況,即自行回避、申請回避以及指定回避。一般人民法院在開庭的時候就會按照法定程序告知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他們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同時還需要詢問他們是否申請有關人員回避。不過,在提出回避申請之后會先做出審查,符合條件的才會決定有關人員回避。
民事訴訟法回避對象有哪些?
哪些情況下仲裁員應當回避
民事訴訟當庭駁回回避申請怎么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借條訴訟時效
2021-01-07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代理交通事故律師業務范圍
2021-02-14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定
2020-12-01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