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認筆錄證據力有效的條件包括哪些?
辨認在我國審判實踐中被經常采用,對于案件的偵破起這很重要的作用,筆錄作為法定證據的一種,辨認筆錄能夠輔助我們更加清楚案件的相關情景。刑訴法在八類證據的規定中,將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歸于第七類證據,屬于法定刑事證據。
實務中,辨認筆錄作為證據的前提條件有三個:
1、辨認是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的;
2、得出的辨認結論經過嚴格審查,辨認結果是科學可靠的;
3、辨認筆錄不能單獨作為證據使用,必須有其他證據的印證。
刑事辨認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其證明力也得到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的普遍認可。但在司法實踐中,組織辨認時還存在簡單隨意、程序違法或不適當操作等諸多問題。
二、哪些辨認辦法是不合理的?
1、以指認代替辨認
指認是指偵查人員為了偵查破案,收集證據,帶領指認人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犯罪嫌疑人或者相關物品直接進行確認的活動。
應當明確,“指認“不具有”再認“的心理學基礎,也不符合關于混雜辨認的規定,因而其結論沒有證據能力。
2、混雜辨認不符合要求
在組織辨認過程中,只追求數量滿足法律規定,而沒有結合被辨認對象的特征選擇陪襯客體,導致混雜辨認因缺乏相似度或者相似程度懸殊而變為“指認”。不但辨認結果的真實性大大降低,甚至會影響其結論的證據能力。
3、見證人不符合要求
根據法律規定,辨認時應當有見證人在場,且公安、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或聘用的人員不得作為見證人。
而實際情況是,一些辦案機關由公安協勤人員、聯防隊員擔任見證人;或是沒有按照規范邀請見證人,而是事后在筆錄上補充簽名、捺印及填寫單位;還有的辨認筆錄甚至沒有見證人簽名。
4、辨認人辨認前見到了辨認對象
部分辨認人在辨認前已經見到了辨認對象,如有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混在人群中圍觀了犯罪現場,或在尋找涉案證據時,偵查人員沒有及時帶走犯罪嫌疑人,使其看到了偵查人員查獲物品的過程。
綜上所述,在刑事訴訟中證據類型多樣,其中辨認筆錄是法定證據,當然證據產生效力是有一定條件的,包括辨認程序合法嚴格,結論經過確認科學客觀真實。如果公安機關用指引代替辨認,誘導出的筆錄就是沒有證據力的,檢察院不會采信。
辨認筆錄簽字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檢察院做筆錄不予起訴的條件是什么
司法活動當中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稅如何征收
2020-11-19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如何把控合同中主體資格的審查
2021-03-14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