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民事案件開庭前家屬做什么準備呢?
1、受害人應當做的準備工作:
(1)一定要提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不一定要有律師,找個懂法律的朋友做代理人也可以。
(2)律師的費用標準各個省的行業標準不一,一般也是幾千塊錢。
(3)開庭前搜集好各項相關證件向法院提交。比如被告犯罪的主觀故意,您可以申請知情人出庭作證,或者社區、物業等開具證明,其次,被撫養人的身份證明,小孩的戶口,也就是被害人的近親屬的身份信息。
2、犯罪嫌疑人家屬應當做的工作: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2)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二、開庭的具體流程
1、首先,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紀律;
2、其次,由審判長宣布開庭,并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
3、第三,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當事人陳述;
(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3)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4)宣讀鑒定意見;
(5)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第四,進行法庭辯論。
4、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3)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4)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后,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5,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后陳述結束后,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現在隨著法律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公民針對法律訴訟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不管是被告還是原告,很多人都知道怎么處理這一系列的法律流程。能及時找到相應的部門和執法機關給予相應的幫助,在我國開庭的流程是有個詳盡的解釋,這是我們應該予以法庭最起碼的尊重。
名譽權糾紛開庭后裁決時間多久?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后可否退偵
二審最長需要多長時間開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20交通事故對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怎么賠付
2021-03-15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法律對失信人員子女有何限制
2021-03-01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3-23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當事人違反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15企業如何建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