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刑事抗訴規定的條件有哪些?
1、對于認定事實不清楚,證據不充足的案件。如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所認定的事實不清楚或者有錯誤,用以認定事實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據前后矛盾,證據與證據之間互相矛盾,判處的結論與證據不相符合等等。
2、對于原審判決、裁定適用法律不當。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錯誤,或者是定性不準,混淆了有罪與無罪、此罪與彼罪的界限,或者是判刑畸輕畸重,重罪輕判,輕罪重判等。
3、嚴重違反訴訟程序。人民檢察院認為,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使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受到了侵犯。例如,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規定應當回避的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書記員沒有回避。未依法為盲、聾、啞、未成年人被告人或者可能被判處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辯護律師等。
二、刑事審判抗訴的主體
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
抗訴分為兩種:一是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即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二是再審程序的抗訴,即對生效裁判的抗訴。
有權對一審未生效判決、裁定抗訴的機關是一審人民法院的同級檢察院。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沒有上訴權。但是,如果其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5日以內,有權請求檢察院提出抗訴。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5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答復請求人。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抗訴權,并不等于上訴權,不必然引起二審程序。
以上就是有關刑事抗訴的具體情況,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抗訴的行為是由檢察機關提出的,但當事人對相關事項不服的,可以向檢察院提出申請,并說明原因,檢察機關在作出審查后認定是否需要抗訴處理,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來進行處理。
刑訴法規定刑事抗訴能改判嗎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妨礙行政訴訟進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2-22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