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絕支付工傷工資辯護有哪些規定
工傷治療和休養期間,屬于停工留薪期,具體期限根據受傷情況和《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停工留薪期工資由用人單位按原工資待遇發放。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二、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勞動者受到工傷后,應根據相關的勞動法律進保護。勞動者根據相關的勞動法律規定,鑒定相關的勞動傷殘等級。根據相關的勞動傷殘等級,對自身的損失進行相關的賠償。勞動管理部門對這類案件,進行相關的辦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哪些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
違反安全規定操作受傷,也算工傷嗎
工傷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實習期懷孕了怎么辦
2021-02-11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礦業權抵押如何實現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