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檢察院抗訴流程是什么?
1、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經審查認為符合抗訴條件的,應當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抗訴。
對下級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的案件,上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三個月內審查終結,并依法作出抗訴或者不抗訴決定。需要延長審查期限的,由檢察長批準。
2、人民檢察院提請抗訴,應當制作《提請抗訴報告書》,并將審判卷宗、檢察卷宗報上級人民檢察院。
3、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抗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再審法庭。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指令再審人民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再審法庭。
4、人民法院就抗訴案件作出再審判決、裁定以后,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對再審判決、裁定進行審查,并填寫《抗訴再審判決(裁定)登記表》。
二、抗訴的條件
1、人民法院采信自行收集的證據,未經庭審質證即作為裁判的根據,導致裁判錯誤的。
2、人民法院不采納公訴人庭前收集并經庭審質證的有效證據,僅因被告人翻供而判決無罪或改變事實認定,造成錯誤裁判的。
3、人民法院審判活動嚴重違反法定 訴訟程序,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等行為,影響公正裁判的。
4、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量刑雖然未致畸輕畸重, 但社會影響惡劣的。
5、因重要事實、法定情節認定錯誤而導致錯誤裁判,或者因判決、裁定認定犯罪性質錯誤,可能對司法實踐產生不良效應的。
三、抗訴的概念是什么?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行法律監督的重要形式。抗訴分為依上訴程序和依審判監督程序兩種提出方式。對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同級人民檢察院可在抗訴期限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可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人民法院應依法再審。再審時,人民檢察院應派員出庭。
可見,同級人民檢察院不經過上級有關單位的批準不能直接提出抗訴,真正開始啟動抗訴程序也是有一定的審查周期的。如果刑事案件的判決結果連人民檢察院自身都覺得有問題,恐怕很多時候也很難使犯罪嫌疑人或受害者信服。抗訴就是要保障法院審判的公正性。
民事訴訟中抗訴程序是怎樣的?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被害人刑事抗訴不成功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處理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期限嗎
2020-12-28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工廠噪音粉塵大 近鄰如何維權
2021-01-19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保險詐騙中數罪的處理
2020-12-07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