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起訴45天時效規定有哪些?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對于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符合速裁程序適用條件的,應當在十日以內作出決定,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一年的,可以延長至十五日。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1、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案件,改變管轄的,從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另外,《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2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后,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2、綜上所述,一個案件一般情況下在審查起訴階段審限最長為:1.5月 1月 1.5月 1月 1.5月=6.5月。但是如果是改變管轄或上報案件,是不是“從改變后的人民檢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又有6.5月的審查期限呢?答案卻是否定的,根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百七十一條的規定,“改變管轄前后退回補充偵查的次數總共不得超過兩次”,所以改變管轄(包括上報)的案件退補也最多不超過2次,因此改變管轄(包括上報)的案件審限最長為1.5 6.5=8個月。
3、審查起訴階段的審限,對于我們提高辦案效率,防止超期羈押具有重大意義。但在理論上,如果一個基層檢察院如果退補兩次再上報上級檢察院,那么留給上級檢察院的審限就只有1.5月,而上報案件一般都是重大、疑難、社會影響比較大的案件,需耗費的精力和時間也相對較多。而且,這種案件一般不能采用改變強制措施的變通規定,如果由于審限的原因導致案件不能順利訴訟,就太遺憾了。所以,筆者建議,在檢察系統內部,對改變管轄和上報案件在補充偵查的問題上,應有相關規定,即禁止或限制最先受理案件檢察院的補充偵查次數,保證最終受理案件檢察院的審查起訴的時間。
對于審查起訴來說,45天屬于延長后的最后期限,一般的期限是一個月內,特殊情況下可以申請延長十五天。在實際的案件處理當中,有時會出現突發事件,需要對管轄進行更改,此時案件的審理時間就以重新審查的日期為開始進行時效的計算。最終的審查時間即為起訴的時間。
起訴審查后退偵是什么意思?
法院是否主動審查合同效力
自訴案件立案審查如何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0-12-10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2-26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父母離婚小孩有自由選擇跟誰的權利嗎
2020-11-11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在法院判決后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2020-11-26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