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一審判決后的抗訴期限有多久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判決和裁定在發生法律效力后執行.《刑訴》 第二百零八條第二款第一項: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 所以,如果你是一審案件可以在法定期限內上訴,否則經過10日開始判決開始執行.判決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兩日.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的,可以通過抗訴方式進行監督。
但法律并沒有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檢察院申訴抗訴的時限。
為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關于規范省級人民檢察院辦理民事行政提請抗訴案件的意見》中規定:“申訴人在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生效二年之內無正當理由,未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案件,應不予受理。”
與此相呼應的是最高人民法院也在《關于當前審判監督工作若干問題的紀要》中規定:“原審案件當事人在原審裁判生效二年內無正當理由。
未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但是檢察院自己抗訴就沒有期限。
刑事訴訟的時效存在一定的限定,畢竟國家的有關部門在問題的處理上較為積極,一旦自己的問題存在較大的爭議,因此自己需要合理的應對,這樣問題的解決就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不過在有關環節的操作上需要注意有關細節,盡量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拘傳證人可以嗎?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2020-11-12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的情況
2021-03-03房租沒到期,不租了房東不允許轉租怎么辦
2020-11-19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即期匯票與支票的區別
2021-03-14沒有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1-01-01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抑郁癥裁員是否有賠償金
2021-03-20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