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訴刑事再審案件合議庭的的審判長如何確定?
抗訴刑事再審案件合議庭的審判長由院或者庭長指定。
依據刑訴法的規定,法院對抗訴案件審理時,要由審判員三人至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合議庭的審判長由院或者庭長指定。
第一百七十八條 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至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職務,同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至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應當是單數。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
二、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情形有哪些
1.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法律事實不清,指控犯罪證據不足;
2.有確實、充分的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而卻被判無罪,或者使無罪的人受到法律的追究;
3.適用法律錯誤使重罪輕判、輕罪重判;
4.對被告人的罪名認定有錯誤,一罪判數罪或者數罪判一罪,導致量刑畸輕畸重;
5.在沒有法定的免除刑事處罰或者適用緩刑的條件下,對被告人免除刑事處罰或者適用了緩刑;
6.人民法院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嚴重違反訴訟程序。
第二種情形是《刑事訴訟法》第205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理由主要有四個方面:
1.出現了新的證據證明原審法院判決、裁定認定的犯罪事實確實有錯誤;
2.認定犯罪的主要證據不充分、不確實或者是證明犯罪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相互矛盾不能排除;
3.原審法院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上出現錯誤;
4.有證據證明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為。
對于檢察院提出的抗訴案件,一般都會啟動再審程序,此時的合議庭的審判長也徐亞重新確定,若是再審的結果與第一次審理結果不同,那么一審的相關職員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審理幾次,都需要在限定的期限之內審理結束。
刑事抗訴的條件是什么?
檢察院抗訴期限的有哪些內容
哪些情況下可以抗訴,什么案件能提起抗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算自動離婚
2021-01-14房屋出租的租金算孳息嗎
2020-12-27公證催收債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2021-01-30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2020婚姻法規定離婚共同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06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