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據法律規定,不論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判。
(一)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
1.審判公開的例外:
(1)涉及國家秘密;
(2)涉及個人隱私;
(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司法解釋規定是指開庭時的年齡);
(4)涉及商業秘密。(司法解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提出申請。)
2.在公開審理案件時,對于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時,審判長應當制止。如確與本案有關的,應當決定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
3.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審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適用相關規定。
4.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也必須公開。
(二)被告人認罪會影響量刑嗎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第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
二、犯罪分子一貫表現會影響量刑嗎
犯罪分子的一貫表現是反映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的情節,對量刑有一定影響。如果犯罪分子一貫遵紀守法,表現較好,偶爾失足犯罪,可以酌情從寬處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4)項規定“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對發生在近親屬之間的傷害等其他犯罪,一般也可以根據被害人的態度對被告人酌情從輕處罰。
在我國,很多刑事類型的案件都是需要公開審判的,這是為了使得更多的人了解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行為的方式,使得民事主體不受到侵害。但是對于那些未成年犯罪等特殊類型的案件,或者是民事訴訟案件不會公開審理,也不會公開審判。
不公開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審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
中止審理的期限是多久?中止審理的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價上漲賣方違約應該怎樣維權
2021-02-21行政劃撥土地拆遷是否有賠償
2020-12-07我國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
2020-11-26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工傷贍養費老人可以領多久
2021-03-13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人壽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1-02-23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