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1、合同欺詐行為有三方面的法律責任
侵權民事責任;
違法行政責任;
犯罪刑事責任。
2、有侵權損害事實。
3、欺詐行為具有違法性。
4、欺詐行為是損害事實的原因。
5、合同欺詐的認定
冒充合格主體資格是詐騙行為人的貫用手段;
查明行為人有無實踐履約能力和履約行為;
簽訂合同后,對取得財物的處置情況;
履約合同的態度。
6、合同欺詐行為的侵權民事責任,主要方式有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害
對于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以有利于受害人為原則,決定是否返還,實現減少受害人“財產的損失和浪費”的目標。
對由于欺詐行為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決策失誤致使規避沒有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的,應當賠償損失。
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適當損償。
按照民事協商原則和調解原則,這種責任制度將使受害人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同時體現了法律的威嚴。
二、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遇到了合同欺詐事情之后,當事人是可以要求對方給予自己相應的經濟賠償,但必須要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里,不得自己亂要。合同欺詐后的賠償有疑問或是合同欺詐方不肯承擔賠償責任怎么樣處理,可以來律霸網找尋法律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利用支付寶與銀行卡的綁定盜刷銀行卡構成何罪
2021-03-02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