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法院是一個對案件公平判決的地方,但是往往因為各種原因判決的結果,被告或原告不服,那么這種情況下,不服的一方就再次申請審判監督,那么審判監督程序二審兩者有什么區別?首先就是審判的對象不同、審理的程序不同、還有提起的主體也不同等等,那下面就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1、審理的對象不同。
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是判決或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二審程序是一審程序判決或裁定尚未生效的案件。
2、提起的主體不同。
審判監督程序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原審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檢察院提起;而二審程序由依法享有上訴權的人和在一審程序中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提起。
3、提起的條件不同。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必須是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和裁定在認識事實和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而二審程序如果由上訴人提出則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表示即可上訴,如果由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則要求認為第一審判決,裁定確有錯誤。
4、提起期限不同。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除因發現新罪或將無罪改為有罪受追訴時效的制約以外,沒有期限限制,只要原判決或裁定已生效,可以是在已生效的判決或裁定正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可以是以生效的判決或裁定執行完畢以后;提起二審程序必須是在法定的上訴期和抗訴期內。
5、審判適用的程序不同。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案件適用何種具體審判程序取決于以生效的判決,裁定原來適用的程序,原來是第一審案件,適用第一審程序審判,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是提審案件,應當使用第二審程序審判。
6、審判結果能否加刑不同。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案件,其最終審判結果可以是減輕原判刑罰,也可以加重原判刑罰;而按照二審程序審理案件作出裁判時必須遵守上訴不加刑原則。
什么是審判監督,審判監督程序的審限是多久
審判監督是指對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監督的主體可以是國家權力機關、人民檢察院、新聞媒體等,人民法院體系內還可以有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監督的形式可以有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第一審人民法院的監督,負責死刑復核的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監督以及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監督等。
根據現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審判監督程序可以分為人民法院的監督、人民檢察院的監督以及當事人的申訴。
1,當事人的申訴。當事人如果不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請求重新審理案件。各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訴,應當認真負責處理。
2,人民法院的監督。各級法院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是適合使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委員處理;最高院發現錯誤的,有權提審或指令再審;上級發現下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才定,有權提審或指令再審。
3,人民檢察院的審判監督。最高院,上級檢察院對于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審判監督程序的審限: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綜合上面所說的,審判監督是審決已經發生了法律效益,而二審是還沒有發生法律效益的案件,兩者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所以,千萬不要把兩者混淆,而且兩者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在審理的過程中法院也會根據不同的案件、不同的情況再來做處理。
刑事案件二審程序應當開庭審理的情況有哪些?
民事訴訟二審終審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二審判決生效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保險合同疑義條款如何解釋
2021-02-12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營業房拆遷是否對營業執照進行補償
2021-01-16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商鋪拆遷維權技巧,怎么不吃虧
2021-01-23沒有房產證的自建房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1-25商鋪拆遷補償協議包含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3-06從一塊地到一套房,這期間開發商究竟需要付出多少錢
2021-02-28拆遷安置房買賣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