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事類的案件,一般都是需要經過檢察院的批準之后,然后通過檢察院進行起訴,但是對于一些輕微情節的,并且有證據證明的能夠自訴的案件是可以自訴的,否則都是需要檢察院起訴。那么關于刑訴法145條內容規定是怎么樣的?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釋義:第145條
分享到:
第一百四十五條 【被害人對不起訴決定的異議】對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應當將復查決定告知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被害人也可以不經申訴,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有關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被害人對不起訴決定的異議的規定。
對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決定不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被害人。如果被害人認為被不起訴人的行為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有錯誤,可以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后七日以內向做出不起訴決定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請求提起公訴。人民檢察院維持不起訴決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為了解決被害人對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不服而告狀無門的問題,充分保障被害人的申訴權和起訴權。本法規定,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不起訴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刑訴法145條的內容就涉及到關于被害人不起訴的異議的一個問題,對于含有被害人的案件,如果檢察院認為這個案件沒有必要起訴,并且提交了相關的申請書,證據等,但是被害人還是有異議的,可以進行申訴,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1-30專利文件不能修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7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