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人因為自身的行為過錯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后果,給整個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其行為可能就觸犯了我國刑法,那么就要為此負刑事責任。但是,刑事案件的確立也是有相關的成立標準和流程,那么,刑事訴訟法立案時間具體有何規定?
沒有具體規定多長時間公安機關必須立案,如果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予以答復,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在十五日內予以立案。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于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后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的行為。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刑事訴訟法立案時間具體有何規定?”的具體規定,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法律絕對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人壞人,一直是我國法制的標準。如果大家對有關刑事訴訟法還有其他需求和疑問,建議可以繼續瀏覽本網站或者和律師進行在線溝通。
刑事案件立案偵查時間是多久
派出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公安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2020年快遞員猥褻客戶,快遞公司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16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拆遷獎勵需要在拆遷補償協議里面約定嗎
2021-01-12棚改拆遷補償“去貨幣化”是真的嗎
2021-01-08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2房產糾紛律師談"中國式拆遷"
2020-12-02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必備的流程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