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要想對犯罪嫌疑人發起公訴,就必須做到證據確鑿。而收集證據的時候,辦案人員要按照程序進行,保障證據的合法性及客觀性。否則,經過檢察院審理,發現非法證據的,要進行排除。那么,刑事訴訟法中非法證據排除范圍是什么?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刑事訴訟法中非法證據排除范圍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中關于證據的條款也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1、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屬于非法言詞證據。
2、經依法確認的非法言詞證據,應當予以排除,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3、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準逮捕、審查起訴中,對于非法言詞證據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為批準逮捕、提起公訴的根據。
二、對非法證據進行排除的意義是什么?
1、有利于司法機關嚴肅執法
有利于司法機關嚴肅執法,有效制止司法人員非法取證行為。建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使執法人員在實施違法行為之前,就想到其后果。非法證據的排除,是對司法機關調查取證工作的最終的否定和譴責。有利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監督執法機關,在執法機關采取非法手段調查收集證據時,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有權拒絕,并在以后訴訟程序中要求排除。要想否定一項訴訟行為,最有效的莫過于其無效,而想制止辦案人員的非法取證行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宣告其違法獲得證據不具有可采性。從而督促司法機關守法并依法辦案。
2、有利于徹底糾正違法行為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利于徹底糾正違法行為,防止或減少冤假錯案。實踐中,造成冤假錯案的原因無不與辦案人員違法取證有關,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盡管可能放縱犯罪,但其最大優點就是要保證言詞證據的自愿性,從而達到定罪處罰的準確性的目的。
3、有利于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的權利
非法證據規則有利于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的權利,能促進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法制觀念的轉變。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是否在刑事訴訟中確立,存在一個價值權衡的問題,如果允許將非法取得的證據作為定案證據,對查明案件的真實情況,實現國家刑罰權是有益的,但這樣做是以破壞國家法律所確立的秩序和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為代價的。
綜上所述,非法證據是危害很大,對案件的走向產生影響,損害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刑事訴訟法中非法證據排除范圍包括暴力、脅迫及刑訊逼供得到的言詞證據、和案件無關的實物證據及犯罪嫌疑人的假口供等。檢察院接到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后,要重點對證據的合法性做出判斷。
證據的真實性要求如何確定
債務糾紛訴訟中需要提交哪些證據?
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家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19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自留地產生的侵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4調崗降薪如何處理
2021-02-2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政府強行霸占土地怎么辦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