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生活當中,不要求大家對我國的法律法規的要求有多么的深刻,或者說能夠詳細的記清楚我國的法律法規當中的條款。但是最起碼對一些比較日常生活當中經常用到的法律知識應該有所了解,其中刑事訴訟法當中的有些法條也是大家需要掌握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刑訴法三十一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一、刑訴法三十一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第三十一條 本章關于回避的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規定要求回避、申請復議。
二、申請回避權是訴訟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
在訴訟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或勘驗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當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當事人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請回避權,需要當事人的授權。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檢察、審判人員,以及書記員、鑒定人、翻譯人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自行回避:
①是本案的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
②本人或本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③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人。
④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未自行回避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申請他們回避。司法人員未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請回避時,司法機關有權決定其回避。偵查人員在回避的決定作出前,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當事人在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判過程中,均可申請回避,如回避的申請被駁回,可申請復議一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對回避也有專門規定。關于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的理由,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基本相同。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的緊急措施除外。法院應在回避申請提出的3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法院應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
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當中31條的規定是針對回避制度。也就是說案件在審理的過程當中,不管是被告原告在交代案情的過程當中發現以案件有關的相關人員應該進行回避的話,是有權要求當事人進行回避。身為我國執法機關人員,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應該自己執行刑訴法當中的回避制度。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交通肇事可能受到哪些如何處罰
2021-01-18取保候審3年了何時結案
2020-11-14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什么是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護措施是什么
2021-02-06交通事故調解書范本
2021-02-23死人注銷戶口有期限嗎
2021-02-08房產抵押后法院還可以凍結嗎
2021-02-28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