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刑訴法是對犯有刑事責任的罪犯制定的一項法律,而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判決關押后是可以選擇取保候審的,這也是為自己爭取的一項比關押性質較好一點的處罰,其中就在刑訴法的強制措施中有所規定,那么刑訴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的內容具體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刑事訴訟法》 強制措施
第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根據案件情況,可以對被告人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決定逮捕。合議庭或者獨任審判員認為應當對被告人撤銷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報請院長批準。
第六十四條 對經過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根據案件情況有必要拘傳的被告人,可以拘傳。拘傳由司法警察執行,執行人員不得少于二人。拘傳被告人時,應當出示拘傳票。對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戒具。
第六十五條 審判人員對被拘傳的人,應當在拘傳后的十二小時以內訊問完畢,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被拘傳人。
第六十六條 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p>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
(三)應當逮捕但患有嚴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向其本人宣布,并由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決定書或者監視居住決定書上簽名。
第六十八條 被羈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律師有權申請取保候審。申請取保候審應當采用書面形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接到書面申請后七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復。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并且提出了保證人或者能夠交納保證金的,人民法院應當同意,并依法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對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不同意取保候審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第六十九條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時,可以責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證人:
(一)無力交納保證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證金情形的。
第七十條 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嚴格審查保證人是否符合法定條件。符合保證人條件的,應當告知他必須履行的義務,并由他出具保證書。
第七十一條 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取保候審,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責令其交納保證金。保證金僅限于現金。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起訴指控犯罪的性質、情節、被告人的經濟狀況等因素,決定應當收取的保證金數額。保證金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交由公安機關收取和保管。
第七十二條 對同一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與保證金保證。
第七十三條 根據案件事實,認為已經構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逃匿的,如果保證人與該被告人串通,協助其逃匿以及明知藏匿地點而拒絕向司法機關提供的,對保證人應當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具有前款規定情形的,如果取保候審的被告人同時也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保證人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應當以其保證前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提起的訴訟請求數額為限。
第七十四條 被取保候審人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規定,被依法沒收保證金后,人民法院仍決定對其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連續計算。
第七十五條 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已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案件起訴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對于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對被告人重新辦理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手續。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期限重新計算。人民法院不得對同一被告人重復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
第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在宣布后立即將取保候審決定書、取保候審執行通知書或者監視居住決定書、監視居住執行通知書,送達負責執行的公安機關。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存在,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被告人,認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決定依法逮捕。
第七十八條 人民法院作出逮捕決定后,應當將逮捕決定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將被告人逮捕后,人民法院應當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其所在單位;確實無法通知的,應當將原因記錄在卷。
第七十九條 對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被告人,審判人員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訊問。如果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報經院長批準后,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
第八十條 對已經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變更強制措施:
(一)患有嚴重疾病的;
(二)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三)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第八十一條 對已經逮捕的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
(一)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以及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二)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三)因進行司法鑒定而尚未審結的案件,法律規定的期限屆滿的。
第八十二條 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決定逮捕:
(一)已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被告人,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的規定,不逮捕可能發生社會危險的;
(二)具有本解釋第六十六條第(三)項規定的情形而未予逮捕的被告人,疾病痊愈或者哺乳期已滿的。
決定變更強制措施,予以逮捕的,應當通知負責執行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
第八十三條 對被羈押的被告人需要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的,應當將變更強制措施決定書或者釋放通知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
通過上文對刑訴法中的強制措施所給出的內容,我們可以看見刑訴法第七十五條規定的具體內容,他是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的一個基本規定,對于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嫌疑人可以辦理相關手續,但不能對同一嫌疑人重復辦理取保候審。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997年修訂)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2-26服刑人員在獄中被獄警欺辱怎樣維權
2020-12-07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拒保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