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犯罪行為的判定最重要的依據是什么,就是證據,所謂鐵證如山,就是說明在證據面前,所有的犯罪事實都會被揭露,所有的謊言辯白都會被拆穿,而刑訴證據更是公訴機關向審判機關提交的直接證據,是審判機關認定當事人是否犯罪、如何判刑的重要依據,那么,刑訴法證據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呢?
一、刑訴法證據的含義和種類
刑事訴訟證據,是指以法律規定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
證據的種類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證據的三大基本原則
(一)證據裁判原則
證據裁判是當今世界刑事訴訟奉行的基本原則,要求將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進而作為定罪量刑的根據。刑訴法將原規定:“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修改為:“可以用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這不僅是文字表述的變化,更是一種觀念的變革,在證據概念上已經由“事實說”改為“材料說”。
(二)程序法定原則
刑訴法解釋第六十二條規定:“審判人員應當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審查、核實、認定證據。”這是程序法定的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在證據部分的具體化。刑訴法解釋對每一證據種類都較詳細的規定審查與認定標準,還規定排除規則,即何種情形下,不得作為定案的依據,何種情形下不補充或合理解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辦案人員對證據按標準審查、核定,按規則予以排除。公安、司法機關證據認定標準統一,證據排除規則一致。
(三)法庭質證原則
刑訴法解釋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未經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不得作為認定的根據,但法律和本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條確立了法庭質證原則,要求證據必須經過正式的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實踐中在極個別案件里存在審判人員將未經法庭質證的證據作為定案依據現象,嚴重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
新刑訴法對證據的要求更加嚴謹,將原來的重事實調整為重證明事實的材料,證據必須是司法機關辦案人員按照規定的程序獲取,同時,必須經過法庭的質證調查,否則,一律不予采納。
證據保全的期限是多久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定2020
證據的種類有哪些?證據的分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工傷索賠程序
2021-02-14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離職補償金的補償月份怎么計算
2020-11-19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我國保險網站有哪些類別
2021-01-12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基金的特點及保險基金的來源
2020-11-11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拆遷可以強制斷水斷電嗎
2020-12-15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用動遷協議騙取安置房差價費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