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的繁榮發展,離不開我國法律法規的約束.針對生活和生產中的一系列問題,我國的法律法規是不盡相同的,對于一些刑事犯罪案件,國家有專門的刑法。在提起訴訟時,有專門的刑事訴訟法,針對訴訟過程中的一切問題都有著詳細的介紹。以下是對刑事訴訟法的定義是什么的詳細介紹。
一、刑事訴訟法的定義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2012年9月25日,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辦,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二、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具體有哪些呢?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等進行刑事訴訟時,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或基本行為規范。 確定我國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法律依據:《憲法》、《刑事訴訟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
(1)不同于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
法院、檢察院作為整體的獨立,而不是法官、檢察官個人獨立;我國的獨立只獨立于行政,不獨立于立法;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2)具體措施
立案監督權:公安機關不立案的案件,檢察機關有機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若不成立,有權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階段:不批準逮捕;偵查過程中的嚴重違法情況,有權提出糾正意見;審判監督:一審和二審的抗訴進行監督;執行監督:法院執行死刑時,派員臨場監督;執行刑罰減刑、假釋時,檢察機關有權認為減刑、假釋不當提出意見,法院應在20天內對案件重新審查;每一個公民有權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法院要提供翻譯,翻譯費。少數民族聚居和多民族雜居地區,應當使用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民事訴訟活動,用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發布公告、判決書以及其它文件。
2、審判公開的原則
(1)公開審理:除以下情形外,其余刑事案件一律公開審理,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關國家秘密的案件;有關個人隱私的案件(我國主要指案件中主要情節涉及男女兩性關系,次要情節無關);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4—16歲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18歲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共同犯罪中,有的被告成年,有的未成年,所有均不公開審理);對于當事人提出申請的確屬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法庭應當決定不公開審理;
(2)公開宣判:所有案件一律公開宣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辯護權不受訴訟階段的限制,受限制是辯護的方式;辯護權與犯罪種類無關;辯護權與案件情況無關。
(3)偵查階段:只能自行辯護,但可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委托律師進行咨詢、控訴、取保后審等事宜;
(4)起訴階段:自行辯護、委托辯護
(5)審判階段:自行辯護、委托辯護、指定辯護,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庭前審查程序取削了實體審查,現為程序性審查;刑訴法增加了證據不足,指控罪名不成立的無罪判決方式。
3、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的原則
(1)對于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2)《刑訴法》15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時效多長由實體法規定,老刑法規定如果采取強制措施才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新刑法規定,立案才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沒有立案,訴訟時效不中斷);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如果法院根據已有證據能夠證明被告人不構成犯罪的,而被告人在宣判前死亡的,應當判決宣告其無罪;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3)已經追究的,應當按以下方法處理:公訴案件由公安機關和檢察院作出不立案決定(立案階段);自訴案件,法院不應受理;已經立案在偵查階段:偵查機關(公安機關、檢察院、國家安全機關)應當撤銷案件;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對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應當判決宣告無罪。對于其他情形,應當裁定終止審理。
4、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原則
(1)對于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
(2)對于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3種: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要求派遣國召回;另行限期出境;驅逐出境)解決。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方式:代為送達訴訟文書;代為調查取證;引渡。我國沒有判決的相互承認與執行)。
以上資料已經為大家做出了詳細的介紹。刑事訴訟法是規范我國司法制度的一個重要的法律法規。同時刑事訴訟法在行駛的時候,也必須依據相關的原則進行,國家對于生產生活中的一系列犯罪問題,都有專門的法律,目的就是要維護我國的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刑法修正案九熱點追蹤
受賄罪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分期車抵押個人怎么辦
2020-11-24中國哪些職業不能與外國人結婚
2020-12-11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企業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新工藝是否可以申請專利權
2021-03-07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減刑和假釋的最新規定
2020-12-25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按揭房辦理房產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