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別人去犯罪會構成哪些罪行?
構成教唆罪。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教唆不是一個單獨的罪名。教唆他人實施什么犯罪,就以什么罪名論處,而脅從他人犯罪的,只能以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論處,不再以教唆的內容實行數罪并罰。教唆他人使其決意實行犯罪行為之罪也。故須被教唆者本無犯罪之意思,由教唆者之行為而后產生犯意的事實。若被教唆者先有犯意,則為開導指示之從犯矣。
教唆罪的成立
1.須有教唆之故意
即被教唆者因教唆而生特定犯罪之意或至于實行,為教唆者所能預見,倘不能預見者,則非故意,對于其犯罪行為,自不成立教唆罪。是以基于自己過失之行為,致惹起他人犯罪之原因者,不得謂為教唆罪。例如:(1)某甲與某乙閑談,無意中提及某丙家中藏有黃金,某乙因而前往丙宅行竊,某乙之行為,固由于某甲之談話所引起,但某甲并無教唆之故意,自難令負教唆罪責;(2)母親誤解孩子(已滿14歲)的情況下,孩子解釋時,由于母親不聽解釋,而造成孩子犯罪,法院也不能視為在"母親的教唆下犯罪",因為誤解孩子即便是在孩子解釋而不聽的情況下也不屬于故意。
2.須有教唆之行為
舉凡以言語、文字或舉動,為明示或默示,要皆不失為教唆,惟不得以強暴或脅迫之方法出之,因為以強暴或脅迫便被教唆人喪失自由意志,而為犯罪之行為者,則應繩以間接正犯之罪。
3.須被教唆者為特定之人
在煽惑罪所煽惑者,為多數之不特定人。例如以文字或演說發布其犯罪行為之煽惑,其受煽惑者當非特定之人,而教唆罪系以對特定人為之,故被教唆者必為特定之人;此乃與煽惑罪主要區別之點。
4.須被教唆者為有責任能力
蓋被教唆者以有自行判斷之能力為限,教唆者僅予以犯意令其自為采擇而已,設被教唆者無責任能力,則必乏自由采擇之權,不過等于機械作用,其教唆者不啻自為其行為,而成為間接正犯矣。我現行刑法關于教唆罪,系采主觀主義,因其惡性重大,宜予獨立處罰,此觀乎刑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即足以顯示教唆罪之獨立性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教唆罪在客觀上必須有教唆他人犯罪之行為,其方法如何,法律并無加以限制。在解釋上,認為須能達到教唆之目的為已足。如果您對此還有疑問或者有進一步的法律需求,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我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有什么規定
2021-03-05房產交易需要土地證嗎
2021-02-20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交通事故造成損害醫療費怎么計算
2020-12-19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