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次充好是詐騙行為嗎
以次充好是屬于消費詐騙的行為,但會不會構成詐騙罪,要依據具體的數額而定,如果數額達到3000以上的,就會構成詐騙罪。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
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以次充好是屬于消費詐騙的行為,但會不會構成詐騙罪,要依據具體的數額而定,如果數額達到3000以上的,就會構成詐騙罪。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地與生產經營地不同,該到哪里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04筆錄和口供是一樣嗎
2020-12-02疫情如何申請房屋減租
2020-11-19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無證駕駛跑了會有什么處罰
2020-12-22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能否要求重新仲裁
2020-12-13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崗位變更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6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