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
1、客體方面
侵犯客體是國家對普通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普通產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規定的藥品、食品、醫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電器等產品,農藥、獸藥、化肥、種子、化妝品等產品以外的產品。
2、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關于偽劣產品的界定標準,在產品質量法規中有規定。
本罪在客觀方面的行為表現可具體分為以下四種行為:(1)摻雜、摻假。這是指行為人在產品的生產、銷售過程中摻入雜物或假的物品。(2)以假充真。這是指行為人以偽造產品冒充真產品,表現為偽造或者冒用產品質量認證書及其認證標志進行生產或者銷售這類產品的行為。(3)以次充好。這是指以次品、差的產品冒充正品、優質產品的行為。(4)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根據法律規定的精神,上述四種行為屬選擇行為,即行為人具有上述四種行為之一的就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情節是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在客觀上所要求的內容。
3、主體要件
犯罪主體是個人和單位,表現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產品的制造者(含產品的加工者),銷售者即產品的批量或零散經銷售賣者(含產品的直銷者)。至于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產許可證或者營業執照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4、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行為人的故意表現為在生產領域內有意制造偽劣產品。在銷售領域內分兩種情況:一是在銷售產品中故意摻雜、摻假;二是明知是偽劣產品而售賣。
法院會怎么處罰
我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綜合上面的介紹,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情節嚴重會構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簽訂土地租賃合同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執行前保全需要提供擔保嗎
2021-01-16離職之后可以仲裁雙倍工資嗎
2021-03-14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車禍致人傷殘如何索償
2021-03-25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借款擔保協議保質期有多久
2021-02-28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租住房租墻皮脫落怎么處理
2020-12-03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