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致人失明如何處罰?
根據《人身損害傷殘鑒定標準》,一只眼睛失明屬于重傷二級,兩只眼睛失明屬于重傷一級,均應當以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來量刑,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的形態有什么?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公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當不法分子利用暴力的行為故意傷害他人的人身健康時都是會構成故意傷害罪的,一般情況下觸犯了故意傷害罪會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當故意傷害致人重傷也是會處以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當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也會處以死刑。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判幾年?
故意傷害罪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判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