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民事賠償的時效是多久?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由上述規定可知,故意傷害民事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二、關于故意傷害罪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狀應該怎么寫?
1、首部應當寫明:
(1)文書名稱,即“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2)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或者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
2、正文應當寫明:
(1)訴訟請求;
(2)事實與理由;
(3)證明損失的證據等。
訴訟請求,應當寫明請求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賠償的項目和具體數額。事實,應當寫明因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實際經濟損失的情況。理由,應當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寫明為什么應當電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承擔民事責任。證明損失的證據,應當一一列明名稱、種類及來源。
3、尾部應當寫明:
(1)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稱;
(2)附帶民事起訴狀的份數;
(3)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簽名或者蓋章;
(4)具狀時間。
三、故意傷害不構成犯罪的怎么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事實上,如果故意傷害行為已經構成犯罪,那在司法機關偵辦故意傷害罪的過程中,也能跟犯罪嫌疑人協商賠償問題的,犯罪嫌疑人積極賠償也有利于將來的量刑,不賠償的話,受害者可以在檢察院公訴后遞交附帶民事訴訟狀。
故意傷害民事賠償訴訟時效是多久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2021-03-17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