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的區別是什么
1、從定性上講: 故意傷害罪行為人主要是對他人身體上進行傷害,但主觀上并不希望發生他人死亡的嚴重后果; 而故意殺人罪行為人實施了故意傷人的行為,且主觀上希望受害人死亡,即使因某種原因,受害人未死亡的,亦有可能涉嫌故意殺人罪。
2、從量刑上講: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傷害致死會判多少年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對于所發生的故意傷害刑事案件,應由公安機關負責立案偵查,調取、固定犯罪證據,在偵查終結后向檢察院移送起訴,再由檢察院在審查后向法院起訴,最后由法院在審理后,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所造成的傷害程度、認罪悔罪態度惡劣等依法判處相應的刑罰。
故意傷害罪致人毀容判幾年
涉嫌故意傷害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審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羈押錯誤賠償
2020-12-04人身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
2021-03-17解約定金如何在合同中約定
2021-03-21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2-29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