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有什么區(qū)別
1、從定性上講: 故意傷害罪行為人主要是對他人身體上進行傷害,但主觀上并不希望發(fā)生他人死亡的嚴重后果; 而故意殺人罪行為人實施了故意傷人的行為,且主觀上希望受害人死亡,即使因某種原因,受害人未死亡的,亦有可能涉嫌故意殺人罪。
2、從量刑上講: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傷害致死會判多少年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根據(jù)《刑法》第234條的規(guī)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jié)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對于所發(fā)生的故意傷害刑事案件,應由公安機關負責立案偵查,調(diào)取、固定犯罪證據(jù),在偵查終結(jié)后向檢察院移送起訴,再由檢察院在審查后向法院起訴,最后由法院在審理后,根據(jù)具體的犯罪情節(jié)、所造成的傷害程度、認罪悔罪態(tài)度惡劣等依法判處相應的刑罰。
如何區(qū)分故意殺人未遂與故意傷害?
故意傷害罪如何賠償
故意傷害中造成重傷害能判緩刑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營業(yè)執(zhí)照的法人作用
2021-03-14高空墜物屬于什么傷害
2021-01-05傷殘等級標準中的傷殘分類
2020-11-11涉外離婚財產(chǎn)分割糾紛的訴訟時效事件
2020-12-18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抵押
2021-03-17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事實收養(yǎng)關系的認定
2020-11-28如何理解人民調(diào)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寄存物發(fā)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被贈與房產(chǎn)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員工不勝任現(xiàn)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diào)崗
2021-03-07已過仲裁時效是否應當受理
2021-02-27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保險合同內(nèi)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保險糾紛訴訟與調(diào)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