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與防衛過當的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某人必須實施了傷害行為,所謂傷害是指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
防衛過當是指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給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損害的行為。
2、主觀條件或者防衛意圖不同:
故意傷害是故意而為,防衛過當指的是身體遭受侵害時的正當防衛超出了一定的限度。
3、對象條件不同:
防衛過當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如果對第三者實施,屬于故意犯罪。
對于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的,應視不同情況處理。如果故意針對第三者進行所謂防衛,就應作為故意犯罪處理;如果誤認為第三者是不法侵害者而進行所謂防衛的,則以假想防衛來處理。
4、時間條件不同:
不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即已經開始,尚未結束。如果不符合這個時間條件的防衛,稱為防衛不適時。
防衛不適時,有兩種:不法侵害尚未開始就實施防衛,即"先下手為強"叫事前防衛。
不法侵害行為已經結束實施的防衛,叫事后防衛。防衛不適時,屬于故意犯罪。
二、防衛過當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目前在相關的法律制度當中,還需要更加詳細的去劃分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因為面對不法侵害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保護個人的人身安全,在這種情況下讓當事人絕對的保持足夠理智的正當防衛的意識,其實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故意傷害罪沒毆打是否構成故意傷害?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自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公司改制方案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28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直行與左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16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費差益
2020-11-29土地出讓費應該誰出
2020-11-22惠陽區城市改造居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10營業房拆遷用營業執照嗎
2020-12-12公房拆遷享有居住權就能安置嗎
2021-02-11上海動遷補償標準
2020-12-02河北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