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致人輕傷一級量刑
輕傷一級屬于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罪中的輕傷,處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輕傷一級,量刑標準其準刑在一至二年,一般可以選一年半左右,結合其他量刑情節,增減刑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的認定情況
(一)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末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不滿18周歲不能成為不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只能構成法定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一個量刑情節。
(二)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事先對于自己的傷害行為能給被害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傷害,不一定有明確的認識和追求。無論造成何種程度的結果都在其主觀犯意之內,所以,一般可按實際傷害結果來確定是故意輕傷還是故意重傷。故意輕傷的犯罪還存在犯罪未遂問題。
(三)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 應注意的是,本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因此,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一般不認為是犯罪。只有當自傷行為是為了損害社會利益而觸犯有關刑法規范時,才構成犯罪。
(四)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故意傷害罪的判罰是刑法中有明確的規定,相關情況需要結合實際造成的犯罪事實來進行處理,當事人受到故意傷害行為后,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并由司法機關進行調查取證后合法的判決處理,對相關情況有異議的可以上訴處理。
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勘察、設計合同承包人承擔什么違約責任
2021-01-09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操縱股票市場是什么罪
2020-11-18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個人之間借款怎樣辦理房產抵押
2021-01-16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處罰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5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網銷保險為何如此受熱捧
2021-02-06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