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蓄意傷害和故意傷害有什么區別?
我國《刑法》沒有“蓄意傷害罪”。“蓄意傷害”屬于故意傷害罪的范疇,根據犯罪情節輕重和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確定判刑標準。
《刑法》對故意傷害罪的處罰規定如下: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刑事處罰
1、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4、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里是指實施其他故意犯罪,而其行為又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具體說來,即在本法條文標有“致人重傷”、“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等字樣的犯罪,應當按照本法各該條的規定,定罪量刑,不再適用本條的規定。例如,放火、決水、爆炸、投毒致人重傷的,按本法第115條定罪量刑;強奸婦女或者奸淫幼女致使被害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36條定罪量刑;非法拘禁致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38條定罪量刑;搶劫致人重傷的,按本法第263條定罪量刑。
三、訴訟方式
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及六部委《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案件既可以是公訴案件又可以是自訴案件。
1、公訴
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以及對于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這是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稱為“公權”。對于故意傷害造成重傷以上的案件應當公訴。
2、自訴
自訴是公訴的對稱,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刑法第234條第1款規定的故意傷害案。通常這類案件被稱為輕傷案。
我國所有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都是會受到法律的保障,如果有不法分子利用暴力的行為侵犯公民的人身安全也是會構成故意犯罪,那么在出現了故意傷害后當事人也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因為故意傷害行為造成了人身傷害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義務。
故意傷害罪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自訴嗎?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怎么判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婚禮現場犯法嗎
2021-02-01醫療糾紛賠償款分割有期限嗎
2021-01-31注冊商標有哪些途徑可供選擇
2020-11-15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人身保險的險種具體是指什么
2021-01-06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什么是保全
2021-03-03國家拆房多少錢一平方
2021-02-26工業企業拆遷補償都涉及哪些方面
2021-01-24房屋土地使用面積拆遷補償時大于房屋建筑面積是否有補償
2021-01-21貴州縣城規劃區內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方案
2020-12-06簽訂房屋補償協議應注意的事項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