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第幾條是故意傷害罪?
刑法第234條是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并達成一定的嚴重程度、應受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4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是如何進行認定的
1、客體要件
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應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因此,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一般不認為是犯罪。只有當自傷行為是為了損害社會利益而觸犯有關刑法規范時,才構成犯罪。
2、客觀要件
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1)要有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的方式,既可以表現為積極的作為,亦可以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
(2)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是非法進行的
如果某種致傷行為為法律所允許,就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3)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損害,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只是一般性的拳打腳踢、推拉撕扯,不會造成傷害結果的,則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傷害結果其表現可多種多樣,有的是破壞了他人組織的完整性,如咬去鼻子、砍斷手腳;有的是損害了他人器官的正常功能,如聽覺、視覺、味覺喪失,精神失常等。但就結果的嚴重程度而言,則有3種形態,即輕傷、重傷或死亡。如果沒有造成輕傷以上的傷害如沒有達到傷害等級或雖達到等級卻屬輕微傷,則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
3、主體要件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4、主觀要件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1、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當代社會刑法當中所規定的罪名都是非常嚴肅的,堅決不能夠吃午飯,這也就提示我們普通的老百姓一定要遵紀守法,否則的話將會被判處有期徒刑,比如說故意傷害他人的身體,導致他人輕傷以上的話就需要來立案偵查。
故意傷害中造成重傷害能判緩刑嗎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判幾年?
故意傷害罪如何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網絡平臺舉報詐騙能退錢嗎
2021-02-05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